《光明日报》再次报道我校教学改革创新经验
【编者按】12月23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探索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报道,介绍了我校商学院(质量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这是继11月7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报道以来,再次系统介绍我校商学院(质量学院)教学改革经验,充分反映了yl23455永利经济学学科建设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探索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自2004年成立以来,yl23455永利商学院(质量学院)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铸魂育人,着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院将计量经济学思政课程作为经济学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意义 重设融合目标
yl23455永利商学院(质量学院)强调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定位,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中明确“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方法早已经渗透到经济、管理、社会等学科领域”,将课程思政教学放在宏观背景和发展全局中看待,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和学科建设。学院严格遵循《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文件规定循序渐进开设思政课,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聚焦思政课程规划目标,学院将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定为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相向而行,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强调二者必须有机融合,强调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应坚守社会主义价值教育之“魂”。学院着力推动计量经济学和思政教学实现“无痕结合”,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科学素质,又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学院尤其注重发掘课程思政教育的德育元素和育人功能,注重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之间的协调融合,尽可能将严谨、理性的计量经济学“专业知识体系”有效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德育价值体系”,让教学目标更具科学性、融合性。
综合运用多门课程 提升专业化水平
计量经济学建立在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基础上,对于部分文科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始终强调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主渠道”,基于以上六门课程探索出更加适用学生综合应用的教学方案。以线性代数教学为例,学院将课程中二次型运算、矩阵的求导数等与经济学专业其他课程有较大区别的内容单独提取,作为课程难点和重点,专题辅导、重点突破,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专业难题,为教师和学生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节约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学院不断强化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加强数学等公共课程教学之外,从大一到大四开设数学强化班,提供数学学习教室,并配备专业老师提供辅导,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习能力。
学院将节约的资源应用于思政教学,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学院统一部署课程思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问题导入式、案例式、专题式、讨论式、隐形渗透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智慧树、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便捷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实行月考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和督促监督。同时,学院还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思维逻辑独特的性质优化教学体系。计量经济学处理问题主要通过构造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处理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时,使用工具变量法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回归模型,然后对其进行回归再检验。对于专业教学中类似的疑难问题,学院实行本科导师负责制,强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更具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课程难点,学习问题解决方式,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提升学生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推行课程人负责制 提升教学团队实力
学院严格践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从思想和教学实践各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力军”,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所有教师必须重视并做好自身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影响的“主渠道”作用。学院还引导专业教师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意识,牢固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为了解决部分专业教师专注科研工作、忽视教学工作,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水平不高和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学院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研讨课程思政主要内容建设,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的推进、交流等相关教研活动,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集体力量和智慧,又通过课程负责人的集中统一和严格把关,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和质量。
学院还注重提升教师实操能力,要求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目前计量经济学采用的主要分析软件是Stata,多数同学并不熟悉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针对这一现状,学院着力强化教师信息化技术理论和实操培训,通过优化实验课程教学,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软件技术演示课堂内外教学案例,向学生详细讲解软件操作过程及要点,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过程,以熟悉基本软件操作、基本模型操作和基本应用操作,进而理解软件分析的内在逻辑,通过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领会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政教育融合学习的要义。
编撰计量经济学教材 形成思政育人特色
学院严格贯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积极践行“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任务,将这一任务落实到教材编审选用环节。学院坚定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主战场”的定位,明确优秀教材是开展好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实践中学院深刻认识到,优秀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应该是融入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华文化的、适应课程思政教学的中国式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学院将富有特色的育人元素和专业内涵融入教材,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历史中汲取宝贵案例,坚持以特色专业教材铸魂育人。学院以国家教材规划为基准,在教材使用方面还整合了国外和国内经典专业教材。对于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国外引进教材古扎拉蒂和波特所著《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和伍德里奇所著《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学院充分发挥其知识完整、结构严谨、体系完善等诸多优点,并针对教材中缺失中国案例和中国元素等问题,积极沿用清华大学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第五版)》和西南财经大学庞浩的《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以完整的知识结构、成熟的结构体系、有代表性的中国故事和案例等优点满足专业育人需求。在此基础上,学院创新编撰能够适应课程思政教学的特色计量经济学教材,在专业教学中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特色,让计量经济学科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教材中各章案例均选用本土案例,巧妙穿插各类思政元素,前后融会贯通,在编排方面做到“精、巧、妙”,尽量避免“粗、拙、糟”,进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相关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12/23/nw.D110000gmrb_20221223_5-08.htm
聊大要闻
-
yl23455永利在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喜获5项国奖2024-11-25
-
2024年yl23455永利“汉语桥”汤加中学生来华团组开营2024-11-25
-
高秀鹏为学子讲授思政课2024-11-22
-
聊大学子10项调研获评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调研成果2024-11-22
-
yl23455永利第十一期“湖畔雁阵”教师党支部书记沙龙活动成功举办2024-11-22
-
学校在“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中实现新跃升2024-11-21
-
【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报道yl23455永利:加强区域国别研究 服务大国外交2024-11-21
-
【凤凰网】报道我校第一书记工作2024-11-21
-
【中国教育报】报道:yl23455永利打造“五个一”新生心育新模式2024-11-21
-
北冰洋研究中心于贵阳成功举办北极与近北极传统生态知识研讨会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