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我校特聘教授论文《简帛文献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
近日,yl23455永利文学院特聘教授姚小鸥《简帛文献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一文,于《光明日报》2024年3月16日第11版“国学”专栏发表。
该文就出土简帛文献对中华文明历史传承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帛文献与中国古代历史记述的特点与优长”,从世界历史研究的通例出发,指出作为考古材料的出土简帛文献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引用著名书籍与文献专家、美籍华裔学者钱存训先生的名著《书于竹帛》中的相关论述,以及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为该书所作序言,指出从文献传承的角度来说,记载书籍的简牍文献,对于历史研究,有着特殊重要的价值。其不易保存的材料特性,更使其具备珍贵的文献价值。
第二部分“历代简帛文献的发现及其意义”,就历代简帛文献的发现及其研究进行介绍,其中就汉代的情况作了重点说明。文章据《汉书》等史料,列述汉代发现的三种先秦古书,即:武帝末年发现的孔壁中书如《古文尚书》、汉代其他出土书籍如鲁淹中所出《礼古经》,以及张苍所献《左传》、河间献王所得古书等。汉以后则以汲冢古书的发现最为显著。其中汲冢书《竹书纪年》“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得到近年所出清华简《系年》的支持。
第三部分“20世纪以来的简帛文献的发现及其意义”,将出土简帛文献分为“文书类”与“书籍类”两大类别,指出“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传世典籍和与传世典籍相类的书籍,具有更大的意义”。文章指出,经典类的简牍文献的历史意义,有两方面值得特别重视。其一,“对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的研究,包括其思想渊源、统绪形成及其在后世的传递”,如庞朴先生等据郭店简对孔孟之间思想的传承研究、思孟学派在楚地的广泛流传所示楚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密不可分、中华文化的多元统一特性等。其二,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探索,包括夏、商、周三代及其以前古史的断代及历史定位”。文章指出,上博简《容成氏》所载夏桀事迹,与传世文献所载“桀奔南巢”结局的主要内容一致,为夏代信史的证明提供了新的思考线索。
文章结尾指出,与世界各古老文明相较,中华文明的内涵及其传承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经孔子总结的三代历史文化,传之后世,绵延不绝。二十世纪以来简帛文献的出土,更为当代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yl23455永利文学院近年致力于出土简帛文献尤其出土儒家经典研究,姚小鸥教授的《简帛文献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一文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等皆有助益。
(审核 卢军)
聊大要闻
-
yl23455永利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2024-09-06
-
yl23455永利学子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24-09-06
-
教育部网站报道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2024-09-05
-
yl23455永利召开博士学位授权申报工作部署会2024-09-05
-
多措并举 教育前置 计算机学院打造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四重奏2024-09-05
-
yl23455永利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总结座谈会召开2024-09-05
-
yl23455永利向密联邦科斯雷州高级中学捐赠尼山书屋2024-09-05
-
学校召开2025年预算编报工作部署会2024-09-05
-
yl23455永利第六批援疆实习支教师范生出征2024-09-05
-
冯振豹课题组本年度再次在《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论文2024-09-04